邮票防伪技术
邮票防伪 邮票是一种特殊的有价证券,具有其他有价证券难以相比的投资保值和升值功能。在我国股市出现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,邮票都是居民投资的首选之一,致使邮市红火,邮票价格暴涨,而不法分子则乘机混水摸鱼,造假骗取钱财,坑害邮人。
据1997年4月30日<集邮报>报道,江西南昌破获一个伪造小型张封盒的造假集团,罪犯杨跃、姜平等5人,仿印北京邮票厂标签,仿制<纪念中国邮政100周年>小型张封盒,塞进白纸,然后用进口的塑料封口机封口,拿到南昌邮市,冒充真品抛出,非法获利达5万多元。
在其它邮市,还有假的"上海浦东"、"长江三峡"、"三国演义"盒张等,高、中、低档样样俱全,令人防不胜防;热了一阵的"加字张",尽管有防伪标志,照样有假,使邮人见了加字张便紧张,以至于有人愿出两倍的高价寻求真加字张;历年最佳邮票评选纪念张,同样假货成堆。
据不完全统计,从1995年8月到1996年5月、广东、福建、广西等省,已收缴各种假票13种,共计86万枚,折合人民币140万元,涉及几乎所有的邮票市场上的邮商2135人。1997年1至3月,湖南省长沙市查获了4起出售假票案,假票多达16种。目前,假票的品种,已不限于金猴、梅兰芳、牡丹、文票等高档票,连户县农民画、台湾风光、盆景第一组等中档票及发行不久的"昭君出塞小型张"、"桂花无齿张"等也有假货;至于被吹成"祖国山河一片红"第二的中银错片,更是水货累累,真假难辨。
假货充斥,挤占了正品的市场,套走了大批现金,不仅使邮政部门损失惨重,其他部门也连带受损。并且伪品通过各种渠道转到国外,降低了我国邮票的信誉,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。而国内的不法分子盗印假票猖獗(如河南西平制作价值108万元假"福建居民"票)。假票越来越多,一旦达到"反客为主"的程度,集邮者就会信心丧失,集邮人口将会剧减,给中国集邮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。
犯罪分子造假邮票类似于伪造人民币,利用高科技,设备精良,仿真程度高,一般人没有特殊的工具不易鉴别,加之受害人多是为了补齐缺品,买进后,长期收藏,密而不宣,致使受害程度加深,也给打击造假增加了难度。
邮坛防伪,刻不容缓
防伪标签纸相关连接:
防伪电子标签RFID标记技术及其应用
标签在防伪领域的应用
编织袋专用防伪标签技术
邮票防伪技术
滴水消失型防伪技术
|